这是描述信息

诚信如山 德行天下
—— 成 三 集 团 ——

/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资讯分类
所属分类概要描述: 新闻中心
雪龙和牛报批公示
雪龙和牛报批公示
发布时间 : 2020-08-30 09:52:00
查看详情
第二次网上公示
第二次网上公示
发布时间 : 2020-04-30 14:35:00
大连雪龙禾牛进出口有限公司肉牛屠宰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
查看详情
大连雪龙禾牛进出口有限公司肉牛屠宰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
猪价高点在哪,你会成为养猪业的韭菜吗?
猪价高点在哪,你会成为养猪业的韭菜吗?
发布时间 : 2019-11-18 09:28:00

生猪最高价在什么时候?

猪价什么时候是最高点呢?是已经过了呢?还是还没有到呢?关注最近猪价回调的消息,似乎让人开始警醒,虽然不少人认为猪价将回升并超过之前的最高价,但谁又敢打保票呢?

猪价虽然回调,但仍处高位,说明猪价仍缺,但也只能说明当下缺猪,有人说是因为非瘟的二次影响,有人说是节前集中出栏,也有人说是产能恢复的原因,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并没有任何数据来说明这些情况的影响大小,更多人是从身边的一些说法中去预测去推导。

那么会有人知道更准确的数据吗?一定会有,但我们也拿不到,那这时怎么来看呢?看上市公司动作,前几年农财宝典做高管同题问答专题时,就有上市公司老总准确预测到了猪价的趋势和将要达到的最高点。堪称神预测,上市公司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决策能力很强大,如果有实力,跟着他们操作就对了,比如去年底和今年初,便有上市公司大量留种时,跟着留种就对了,前提是能经受非瘟考验,如果发现上市公司开始大量销售仔猪和降低生猪出栏体重时,便要留意了,可能离割韭菜的时间不远了。

而且无论最高猪价有没有到来,大家的预测都是在今年底或者明年上半年,之后会以怎样的速度下降也都是下降了。

高价引种引猪应慎重考虑市场风险

那么为什么要在这时候担心呢?一是因为在高猪价和政策,以及各种优惠条件下,复养的人有多少?复养成功的人有多少?扩大的产能又有多少?没有统计数据指导,官方数据与人们的感知和预期并不一样,即便不知道该不该信,但真如官方所说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时补栏将要面对的市场风险是很大的。

二是社会对市场的预期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从最开始的五年黄金期,到后来的两年黄金期,近期更有人仅仅预测了明年,这说明市场已经在发生改变,一些养殖户朋友们从最开始的惜售,到现在逐渐愿意卖小猪,对后市的信心也在发生变化。

三是非瘟某些产品的使用,在很多人的说法中,经地下市场流出的非常规产品是有效的,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可以用拿到这种产品,生猪复养的成功率实际上在提高,但是同样地也埋下了不少的定时炸弹,一旦失控,将会带来什么样的伤害没有人会知道,而非瘟疫苗研发的消息也不断传出,要知道,如果正规的疫苗快速出来后,此时引种或者高价买入猪苗,或许已经赶不上黄金期了。

四是人们的消费能力,猪价高到一定程度,一定会从量变引起质变,不吃猪肉或者少吃猪肉的影响大小,最终还是要看消费者的财力,需求端的降低会倒逼供应端的价格下降,供应端的产能在提升,而消费端的需求在下降,如果硬要说猪价还未到最高点,除非是人们对吃猪肉太执着,或者非瘟再次肆虐。

五是现在的猪苗价太贵,1500元/头往上走的价格,算下来成本在10元以上,这还只是不出问题的情况下。如果是引三元母猪,那么等小猪出栏至少是一年后,这时候即使非瘟影响很小,猪价也回落下来了,那么在高成本和高风险下,是否值得一博?

此外,还有政策风险,现在政策大开绿灯,但是想想贵州限价令的政策出台之儿戏,再想想以前招商引资后遭环保拆迁的事情,政策带来的利好能持续几年是必须要思考的。而且必须要清楚地是,政策出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恢复产能从而降猪价,而不是为了养猪人赚大钱。

产能恢复速度是制约盈利水平的关键因素

其实最终我们要看的是时限问题,这个时限是两年还是五年,并不一定,应该说是要看产能恢复的情况。从根本上来看,所有不惜代价复养或者扩大产能的,都在赌时间,赌自己在全国的产能恢复到一定水平之前赚到钱,假设非瘟得不到控制,那么你是否可以独善其身?假设非瘟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产能恢复的时间也就是明后年的事,此时高价引三元母猪是否还有利可图?应该清醒地是,三元母猪只是过渡,在稳定的情况下,二元母猪一旦大量上市,三元母猪也就只有淘汰的份,如果产能恢复,那么到时候的土地政策和环保政策又是如何?或许又将成为悬在养殖户头上的一把剑。

再思考一下,猪价怎么涨起来的?为什么一天一个价?是屠宰厂定的?并不会,屠宰厂只会去压价,猪价的上涨是养殖企业不断试价的结果,是卖方市场,那么种猪价和猪苗价呢?也是卖方试价,如果说猪肉价格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很快进入到一种平衡,那么猪苗和种猪价格呢?因为这至少是半年或者一年后的事情,那么卖的是预期,预期的价格有多高,是否可以炒呢?想想当年以1200元/头价格买回猪苗的惨痛经历。

当然,这里只是提醒,具体什么样还是要看非洲猪瘟的后续影响,当大多数人疯狂的时候,也是应该保持危机感了,至少得算一下投入产出,看看自己能承受多大的风险和预期的盈利水平再作决定。跑得赢产能恢复时间你就大富大贵;跑不过,那就是韭菜。

查看详情

生猪最高价在什么时候?

猪价什么时候是最高点呢?是已经过了呢?还是还没有到呢?关注最近猪价回调的消息,似乎让人开始警醒,虽然不少人认为猪价将回升并超过之前的最高价,但谁又敢打保票呢?

猪价虽然回调,但仍处高位,说明猪价仍缺,但也只能说明当下缺猪,有人说是因为非瘟的二次影响,有人说是节前集中出栏,也有人说是产能恢复的原因,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并没有任何数据来说明这些情况的影响大小,更多人是从身边的一些说法中去预测去推导。

那么会有人知道更准确的数据吗?一定会有,但我们也拿不到,那这时怎么来看呢?看上市公司动作,前几年农财宝典做高管同题问答专题时,就有上市公司老总准确预测到了猪价的趋势和将要达到的最高点。堪称神预测,上市公司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决策能力很强大,如果有实力,跟着他们操作就对了,比如去年底和今年初,便有上市公司大量留种时,跟着留种就对了,前提是能经受非瘟考验,如果发现上市公司开始大量销售仔猪和降低生猪出栏体重时,便要留意了,可能离割韭菜的时间不远了。

而且无论最高猪价有没有到来,大家的预测都是在今年底或者明年上半年,之后会以怎样的速度下降也都是下降了。

高价引种引猪应慎重考虑市场风险

那么为什么要在这时候担心呢?一是因为在高猪价和政策,以及各种优惠条件下,复养的人有多少?复养成功的人有多少?扩大的产能又有多少?没有统计数据指导,官方数据与人们的感知和预期并不一样,即便不知道该不该信,但真如官方所说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时补栏将要面对的市场风险是很大的。

二是社会对市场的预期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从最开始的五年黄金期,到后来的两年黄金期,近期更有人仅仅预测了明年,这说明市场已经在发生改变,一些养殖户朋友们从最开始的惜售,到现在逐渐愿意卖小猪,对后市的信心也在发生变化。

三是非瘟某些产品的使用,在很多人的说法中,经地下市场流出的非常规产品是有效的,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可以用拿到这种产品,生猪复养的成功率实际上在提高,但是同样地也埋下了不少的定时炸弹,一旦失控,将会带来什么样的伤害没有人会知道,而非瘟疫苗研发的消息也不断传出,要知道,如果正规的疫苗快速出来后,此时引种或者高价买入猪苗,或许已经赶不上黄金期了。

四是人们的消费能力,猪价高到一定程度,一定会从量变引起质变,不吃猪肉或者少吃猪肉的影响大小,最终还是要看消费者的财力,需求端的降低会倒逼供应端的价格下降,供应端的产能在提升,而消费端的需求在下降,如果硬要说猪价还未到最高点,除非是人们对吃猪肉太执着,或者非瘟再次肆虐。

五是现在的猪苗价太贵,1500元/头往上走的价格,算下来成本在10元以上,这还只是不出问题的情况下。如果是引三元母猪,那么等小猪出栏至少是一年后,这时候即使非瘟影响很小,猪价也回落下来了,那么在高成本和高风险下,是否值得一博?

此外,还有政策风险,现在政策大开绿灯,但是想想贵州限价令的政策出台之儿戏,再想想以前招商引资后遭环保拆迁的事情,政策带来的利好能持续几年是必须要思考的。而且必须要清楚地是,政策出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恢复产能从而降猪价,而不是为了养猪人赚大钱。

产能恢复速度是制约盈利水平的关键因素

其实最终我们要看的是时限问题,这个时限是两年还是五年,并不一定,应该说是要看产能恢复的情况。从根本上来看,所有不惜代价复养或者扩大产能的,都在赌时间,赌自己在全国的产能恢复到一定水平之前赚到钱,假设非瘟得不到控制,那么你是否可以独善其身?假设非瘟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产能恢复的时间也就是明后年的事,此时高价引三元母猪是否还有利可图?应该清醒地是,三元母猪只是过渡,在稳定的情况下,二元母猪一旦大量上市,三元母猪也就只有淘汰的份,如果产能恢复,那么到时候的土地政策和环保政策又是如何?或许又将成为悬在养殖户头上的一把剑。

再思考一下,猪价怎么涨起来的?为什么一天一个价?是屠宰厂定的?并不会,屠宰厂只会去压价,猪价的上涨是养殖企业不断试价的结果,是卖方市场,那么种猪价和猪苗价呢?也是卖方试价,如果说猪肉价格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很快进入到一种平衡,那么猪苗和种猪价格呢?因为这至少是半年或者一年后的事情,那么卖的是预期,预期的价格有多高,是否可以炒呢?想想当年以1200元/头价格买回猪苗的惨痛经历。

当然,这里只是提醒,具体什么样还是要看非洲猪瘟的后续影响,当大多数人疯狂的时候,也是应该保持危机感了,至少得算一下投入产出,看看自己能承受多大的风险和预期的盈利水平再作决定。跑得赢产能恢复时间你就大富大贵;跑不过,那就是韭菜。

第一次网上公示
第一次网上公示
发布时间 : 2019-10-30 14:03:00
大连雪龙禾牛进出口有限公司肉牛屠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大连雪龙禾牛进出口有限公司肉牛屠宰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址:大连市金普新区炮台镇宫房村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利用原雪龙黑牛股份有限公司肉牛屠宰加工项目厂区(肉牛屠宰车间、分割加工车间、冻结车间、冷藏车间、辅属车间、附属建筑物等建构筑物)。项目占地面积8400m2,年屠宰3万头肉牛。二、建设单位名称和
查看详情
大连雪龙禾牛进出口有限公司肉牛屠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大连雪龙禾牛进出口有限公司肉牛屠宰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址:大连市金普新区炮台镇宫房村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利用原雪龙黑牛股份有限公司肉牛屠宰加工项目厂区(肉牛屠宰车间、分割加工车间、冻结车间、冷藏车间、辅属车间、附属建筑物等建构筑物)。项目占地面积8400m2,年屠宰3万头肉牛。二、建设单位名称和
玉米市场受政策影响几多变化
玉米市场受政策影响几多变化
发布时间 : 2019-05-15 11:38:00
“今年玉米做的太少了。”河北沧州一家国家储备库的负责人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他所在的粮库今年三四月份共收购了5000吨玉米,当时的收购价为0.9元/斤左右,不久前刚刚以0.96元/斤的价格出售给了山东的饲料和淀粉加工企业。算下来,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这5000吨玉米就升值了60万元,这对于他们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2010年的玉米市场可谓扶摇直上,大部分地区的玉米价格处于2000元/吨上下,“玉米价格达到一元钱一斤,这是十年来都没有过的。”中华油脂网首席信息官郭清保说。这一轮的玉米价格飞涨和这段时间不断冲击人们眼球和神经的大蒜、绿豆等各类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搅在一起,显得有些“凑热闹”,但是作为我国最主要大宗农产品之一,玉米的价格涨跌所牵涉的影响绝非杂粮杂豆可以相比,它也有着自身更为复杂的演变逻辑。  价格飞涨背后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玉米供应出现了问题,”一位业界专家对记者说,“而之所以会出问题的原因是国家有关部门对2009年的玉米产量出现了误判。”  根据国家粮食局的统计,全国21个玉米产量较大的省(区、市)总产量1.65亿吨,其中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产量为0.6亿吨左右,约占国内玉米产量的36%,但是上述人士从2009年在黄淮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考察结果判断,玉米的产量普遍不好,而且品质不高。“因为政策在‘托市’,总不能说在‘托市’的情况下还减产吧,这导致对当年产量的判断出现偏差。”而一旦实际供应紧张,市场的恐慌心理会快速增加。  其实,在去年的时候就不断有业内人士提醒,我国的玉米产量减产比较严重,吉林粮食批发市场一位负责人就曾预计,东北地区玉米的减产可能达到1000万吨,占总产量的两成左右。而东北是全国玉米市场最主要的供应地,是国内玉米价格的风向标,这里聚集了众多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减产导致的供应减少使得这些企业不断提高收购价格,迅速超越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2009年11月公布的东北地区平均约为0.75元/斤的临时收储价格,且一路上扬。  供应的减少却偏偏赶上了需求的增加,突出的表现在玉米深加工企业上,“我们今年的经营情况和前两年相比还是改善了不少,下游需求增加,至少不会亏损了。”华润赛力士达玉米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君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郭清保则告诉记者,“国家在2007年的时候提出限制工业用粮,但现在来看,当时提出限制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因为当时的背景下,很多项目已经上马,今年工业用粮的回升确实比较厉害。”  刘君庆幸自己的企业前一段时间通过一些贸易商订了大量的“合同玉米”,现在的库存能够保证企业生产至7月份,“但是也有很多企业停工,因为他们没有及时储备粮源。”加工企业普遍认为,当前最主要的就是两个隐患:一是八九月份原料匮乏企业面临停产风险,二是玉米价格不断上涨企业丧失利润空间甚至陷入亏损。政策转向  玉米供应的突然紧张使得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和供应变得极为谨慎。作为国家调控玉米市场的重要手段,国家临时玉米的顺价拍卖(即必须在不低于最低收购价的基础上,加上相关仓储保管费用之后进行拍卖)终于得以进行。从4月13日起,东北地区开始进行临时储备玉米的拍卖。这比去年的起拍时间提前了三个月。但一个月之后的5月14日,国家修改了东北临时储备玉米的拍卖规则,使得东北众多的深加工企业被排除在了竞拍资格范围之外。这次的细则明确表示:参加竞价交易的买受人为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区)的饲料加工及养殖企业。同一买受人累计购买玉米的数量不得超过新粮上市前企业自身的需要量。买受人所购买的玉米仅限于企业自用,不得转卖。  5月28日,承担临储玉米拍卖职责的合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对细则再次作出修改,除了坚持上述竞买人的范围外,还特别强调:“企业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含酒精、淀粉等深加工产品的企业一律不得参加购买。饲料企业还需提供《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合格证》,并提供日加工饲料生产能力和玉米日需求量情况。养殖企业还需提供饲养家畜、家禽的数量及玉米日需求量情况。”  “但我觉得这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一位东北的深加工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本身东北地区的饲料企业规模比较小,监管很难,不能保证企业不会将拍得的玉米拿出去倒卖。”  而缺粮的预期似乎已经成势,与此相对应的是,近几次拍卖的成交量都很高。在6月1日刚刚竞价销售的56.39万吨2008年国家临储跨省移库玉米中,除了河北省之外,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六个联网市场均为全部成交,市场对玉米的热情可见一斑。  能否抑制  国家粮食局曹丽瑛副局长近期表示,国家有足够的能力控制玉米价格的上涨,将继续销售临时存储玉米,只要市场有需求,国家将在临时存储玉米销售完后,安排销售国家储备玉米。  “但是要知道,国家储备不是轻易就能动的,供应充不充足和储备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国家储备的政策是:轮出多少四个月之内还要轮进多少。”一位业内专家对记者说,“况且,由于不是口粮,所以我国的玉米国家储备可能并不太多。”  现在看来,多亏了2008年在东北开始执行的国家临时储备粮食政策,这一本来出于保护东北农民利益与种粮积极性的举措使得国家掌握了3500万吨的玉米,也才使得应对此次玉米暴涨有些资本。  不过,这3500万吨的临时储备玉米经过多轮拍卖之后已经所剩不多了。截至6月1日,临储玉米拍卖共计成交2705万吨,再加上之前定向划转给加工企业的577万吨,目前国家手中所剩的临储玉米数量仅剩200万吨左右,已经支撑不了多久。  “这个市场在7月~9月份,新玉米上市之前,市场供应紧张局面不会缓解,如果国家真的动用储备玉米的话,可能会好一些。而如果新产玉米保持一个增幅的话,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的动能就不会太强。但由于今年气候的异常,虽然播种面积增加了但是大家对于后市普遍没有信心。”郭清保说。
查看详情
“今年玉米做的太少了。”河北沧州一家国家储备库的负责人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他所在的粮库今年三四月份共收购了5000吨玉米,当时的收购价为0.9元/斤左右,不久前刚刚以0.96元/斤的价格出售给了山东的饲料和淀粉加工企业。算下来,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这5000吨玉米就升值了60万元,这对于他们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2010年的玉米市场可谓扶摇直上,大部分地区的玉米价格处于2000元/吨上下,“玉米价格达到一元钱一斤,这是十年来都没有过的。”中华油脂网首席信息官郭清保说。这一轮的玉米价格飞涨和这段时间不断冲击人们眼球和神经的大蒜、绿豆等各类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搅在一起,显得有些“凑热闹”,但是作为我国最主要大宗农产品之一,玉米的价格涨跌所牵涉的影响绝非杂粮杂豆可以相比,它也有着自身更为复杂的演变逻辑。  价格飞涨背后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玉米供应出现了问题,”一位业界专家对记者说,“而之所以会出问题的原因是国家有关部门对2009年的玉米产量出现了误判。”  根据国家粮食局的统计,全国21个玉米产量较大的省(区、市)总产量1.65亿吨,其中东北三省一区的玉米产量为0.6亿吨左右,约占国内玉米产量的36%,但是上述人士从2009年在黄淮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考察结果判断,玉米的产量普遍不好,而且品质不高。“因为政策在‘托市’,总不能说在‘托市’的情况下还减产吧,这导致对当年产量的判断出现偏差。”而一旦实际供应紧张,市场的恐慌心理会快速增加。  其实,在去年的时候就不断有业内人士提醒,我国的玉米产量减产比较严重,吉林粮食批发市场一位负责人就曾预计,东北地区玉米的减产可能达到1000万吨,占总产量的两成左右。而东北是全国玉米市场最主要的供应地,是国内玉米价格的风向标,这里聚集了众多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减产导致的供应减少使得这些企业不断提高收购价格,迅速超越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2009年11月公布的东北地区平均约为0.75元/斤的临时收储价格,且一路上扬。  供应的减少却偏偏赶上了需求的增加,突出的表现在玉米深加工企业上,“我们今年的经营情况和前两年相比还是改善了不少,下游需求增加,至少不会亏损了。”华润赛力士达玉米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君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郭清保则告诉记者,“国家在2007年的时候提出限制工业用粮,但现在来看,当时提出限制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因为当时的背景下,很多项目已经上马,今年工业用粮的回升确实比较厉害。”  刘君庆幸自己的企业前一段时间通过一些贸易商订了大量的“合同玉米”,现在的库存能够保证企业生产至7月份,“但是也有很多企业停工,因为他们没有及时储备粮源。”加工企业普遍认为,当前最主要的就是两个隐患:一是八九月份原料匮乏企业面临停产风险,二是玉米价格不断上涨企业丧失利润空间甚至陷入亏损。政策转向  玉米供应的突然紧张使得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和供应变得极为谨慎。作为国家调控玉米市场的重要手段,国家临时玉米的顺价拍卖(即必须在不低于最低收购价的基础上,加上相关仓储保管费用之后进行拍卖)终于得以进行。从4月13日起,东北地区开始进行临时储备玉米的拍卖。这比去年的起拍时间提前了三个月。但一个月之后的5月14日,国家修改了东北临时储备玉米的拍卖规则,使得东北众多的深加工企业被排除在了竞拍资格范围之外。这次的细则明确表示:参加竞价交易的买受人为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区)的饲料加工及养殖企业。同一买受人累计购买玉米的数量不得超过新粮上市前企业自身的需要量。买受人所购买的玉米仅限于企业自用,不得转卖。  5月28日,承担临储玉米拍卖职责的合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对细则再次作出修改,除了坚持上述竞买人的范围外,还特别强调:“企业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含酒精、淀粉等深加工产品的企业一律不得参加购买。饲料企业还需提供《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合格证》,并提供日加工饲料生产能力和玉米日需求量情况。养殖企业还需提供饲养家畜、家禽的数量及玉米日需求量情况。”  “但我觉得这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一位东北的深加工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本身东北地区的饲料企业规模比较小,监管很难,不能保证企业不会将拍得的玉米拿出去倒卖。”  而缺粮的预期似乎已经成势,与此相对应的是,近几次拍卖的成交量都很高。在6月1日刚刚竞价销售的56.39万吨2008年国家临储跨省移库玉米中,除了河北省之外,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六个联网市场均为全部成交,市场对玉米的热情可见一斑。  能否抑制  国家粮食局曹丽瑛副局长近期表示,国家有足够的能力控制玉米价格的上涨,将继续销售临时存储玉米,只要市场有需求,国家将在临时存储玉米销售完后,安排销售国家储备玉米。  “但是要知道,国家储备不是轻易就能动的,供应充不充足和储备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国家储备的政策是:轮出多少四个月之内还要轮进多少。”一位业内专家对记者说,“况且,由于不是口粮,所以我国的玉米国家储备可能并不太多。”  现在看来,多亏了2008年在东北开始执行的国家临时储备粮食政策,这一本来出于保护东北农民利益与种粮积极性的举措使得国家掌握了3500万吨的玉米,也才使得应对此次玉米暴涨有些资本。  不过,这3500万吨的临时储备玉米经过多轮拍卖之后已经所剩不多了。截至6月1日,临储玉米拍卖共计成交2705万吨,再加上之前定向划转给加工企业的577万吨,目前国家手中所剩的临储玉米数量仅剩200万吨左右,已经支撑不了多久。  “这个市场在7月~9月份,新玉米上市之前,市场供应紧张局面不会缓解,如果国家真的动用储备玉米的话,可能会好一些。而如果新产玉米保持一个增幅的话,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的动能就不会太强。但由于今年气候的异常,虽然播种面积增加了但是大家对于后市普遍没有信心。”郭清保说。
环评信息第一次公示
环评信息第一次公示
发布时间 : 2019-08-16 10:01:2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有关规定,宽甸满族自治县宝石肉鸡养殖场年出栏200万肉鸡养殖建设项目需进行公众参与,现向项目附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公布项目基本信息,以便于征求公众意见,为此,该项目按照有关要求将信息公示如下: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宽甸满族自治县宝石肉鸡养殖场年出栏200万肉鸡养殖项目建设地点: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毛甸子镇宝
查看详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有关规定,宽甸满族自治县宝石肉鸡养殖场年出栏200万肉鸡养殖建设项目需进行公众参与,现向项目附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公布项目基本信息,以便于征求公众意见,为此,该项目按照有关要求将信息公示如下: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宽甸满族自治县宝石肉鸡养殖场年出栏200万肉鸡养殖项目建设地点: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毛甸子镇宝
合作伙伴-辽宁昌图佳缘牧业有限公司
合作伙伴-辽宁昌图佳缘牧业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 2019-05-15 11:35:00
辽宁昌图佳缘牧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6年,地处辽宁北部昌图县八面城经济开发区内,注册资本1000万元,总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公司是集肉种鸡饲养,雏鸡孵化,饲料生产,肉鸡屠宰加工为一体的大型龙头企业。公司下设:种鸡场:(三座)年均存栏优质AA+肉种鸡30万套,高峰期日生产优质肉种蛋17万枚。先进的进口设备,包括温控排风扇,湿帘降温系统,机械清粪机,全自动乳头供水系统,自动料线,自动喷雾消毒等设施。孵化场: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大型孵化设备130台,日出鸡雏9万余只,全部电脑控制,自动校调,控温准确。复合肥厂:2007年收购昌图永丰复合肥有限公司,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备改造,扩建厂房、仓库,新建高标准实验室,年设计生产“家庆”牌复合肥20万吨。通过对管理及技术人员的培养,公司在几年内迅速的发展壮大。现有员工300人,其中技术人员30人,管理人员37人(含动物营养学硕士研究生2人)。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有关政策,给广大农户提供最佳致富机会,为我国畜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主营业务:肉鸡雏 肉种蛋 畜禽饲料 复合肥
查看详情
辽宁昌图佳缘牧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6年,地处辽宁北部昌图县八面城经济开发区内,注册资本1000万元,总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公司是集肉种鸡饲养,雏鸡孵化,饲料生产,肉鸡屠宰加工为一体的大型龙头企业。公司下设:种鸡场:(三座)年均存栏优质AA+肉种鸡30万套,高峰期日生产优质肉种蛋17万枚。先进的进口设备,包括温控排风扇,湿帘降温系统,机械清粪机,全自动乳头供水系统,自动料线,自动喷雾消毒等设施。孵化场: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大型孵化设备130台,日出鸡雏9万余只,全部电脑控制,自动校调,控温准确。复合肥厂:2007年收购昌图永丰复合肥有限公司,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备改造,扩建厂房、仓库,新建高标准实验室,年设计生产“家庆”牌复合肥20万吨。通过对管理及技术人员的培养,公司在几年内迅速的发展壮大。现有员工300人,其中技术人员30人,管理人员37人(含动物营养学硕士研究生2人)。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有关政策,给广大农户提供最佳致富机会,为我国畜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主营业务:肉鸡雏 肉种蛋 畜禽饲料 复合肥
上一页
1
2
这是描述信息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普湾新区炮台镇长岭村

Copyright2019 大连成三集团 辽ICP备10006685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大连